由于現(xiàn)在消費市場中消費者人群的轉變,消費主力軍集中在80、90后的身上,所以消費習慣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這一塊了,所以對于未來的餐飲策劃市場來說健康飲食一定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其實現(xiàn)在已經初現(xiàn)端倪了,比如餐飲策劃外賣中的沙拉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點。這一點表現(xiàn)很多餐飲企業(yè)也都在做。
最近一兩年,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yè)餐飲策劃開始以天然食材為賣點,小肥羊請來《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碩,拍攝食材大片《尋味之旅》;喜家德率領6位微信粉絲到土豆之鄉(xiāng)尋找最好的土豆;旺順閣高調宣布,升級旗下所有餐廳的食用油,只選用非轉基因有機壓榨大豆油;麥當勞全面將棕櫚油逐步替換為菜籽油和油菜籽新配方混合油;甚至連肯德基都“變綠”了。
巴奴則將食材上升到了戰(zhàn)略層面:繼去年帶粉絲深入羊肉產地后,今年7月中旬,巴奴餐飲策劃再度開啟了“深入原產地,精選好食材”的食材采購之旅,面向全國征集食材品鑒官。對外,巴奴提出了“食材原產地戰(zhàn)略”的口號,要把“深入食材原產地,精選全球好食材”進行到底。
甚至,西貝為此專門建設了天然食材基地:去年西貝餐飲在“好吃戰(zhàn)略”基礎上,餐飲策劃又提出“天然戰(zhàn)略”,除了承諾在菜品中不添加味精、雞精外,還對食材、調味料進行全面升級。
用西貝餐飲副總裁楚學友的話說,西貝正試圖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純天然的餐飲品牌,不僅食物中沒有任何直接添加,連間接的添加都沒有。為此,西貝正在逐步把所用的醬油、醋、面粉等都換成無添加產品;同時,還在內蒙古投資建設自己的天然食材基地,產品全部供應旗下的餐飲門店。
2016年,在北京擁有2000畝有機農場的中同集團,餐飲策劃時在前端開設了自己的餐廳。店里陳列有蔬菜瓜果、肉禽蛋品等有機食材,他們試圖創(chuàng)造一站式購物體驗。除了餐廳,還希望消費者把這里當做銷售有機產品的菜市場。這種復合經營模式是有機餐廳的常用玩法,即使對于其他沒有農場的有機餐廳也是如此。
去年,這個餐廳實現(xiàn)一年2000萬的營收。今年,嘗到甜頭的中同集團計劃與物流平臺合作,在北京開20家直營餐廳,通過物流布點,覆蓋整個北京城。
創(chuàng)辦于1996年的臺灣著名綠色餐飲品牌蕃薯藤,在第一家店“蕃薯藤有機專賣 生機餐飲復合店”大獲成功之后,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餐飲策劃把“農場進擊餐桌”玩出一套充滿想象力的組合拳。據了解,蕃薯藤現(xiàn)在臺灣擁有20個據點、37家店、4個有機農場生產基地,4個面包烘焙坊、3個蛋糕烘焙坊、5個有機加工坊等。在成都和無錫、也分別擁有一個有機農場基地及面包、蛋糕烘焙坊。
由此可看出,各大餐飲品牌策劃公司的餐飲策劃都已經開始布局綠色有機健康餐飲的市場了,很多人也會經常在想,未來的餐飲風口在哪里,由于現(xiàn)在餐飲行業(yè)的競爭太過激烈,各個品類都差不多達到飽和的狀態(tài),在沒有找到新的東西之前,那么綠色健康的做餐飲絕對是餐飲策劃中未來一定會繁榮起來的行業(yè)。